| 柞水县人民政府 - 柞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魅力柞水>>

小木耳长成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3-11-24


初冬时节,万籁俱寂,但陈庆海的直播间里却热闹非凡,他正热情地向全国观众推广柞水木耳,不时便有网友下订单。陈庆海是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木耳种植大户、“柞水耳农”形象代言人。“我以前在企业上班,后来回到金米村种植木耳,还开起了木耳专卖店。原来一年收入两万多元,现在收入7万多元。家里也买上了小汽车。”陈庆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2019年起,金米村开始规模化发展木耳产业,先后建成年产2000万袋的木耳菌包厂以及木耳包装生产线,利用苏陕协作等渠道拓宽销路,将木耳销往全国,村民年收入从2019年的9657元增长到2022年的17210元。“今年我们又种植了90万袋秋季木耳,预计还能增收。”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介绍。
  突出政策引领 做实产业保障
  近年来,柞水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小木耳、大产业”重要指示,紧扣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培育更多小木耳的富民产业”的工作要求,抢抓厅市协同支持柞水县建设木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机遇,聚焦全市打造“一都四区”,将木耳产业作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木耳产业原种培育、规模扩张、质量提升、新品研发、市场营销、延链补链“六大行动”。
  柞水县成立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和木耳质量监管等6个工作专班,编制《木耳“十四五”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木耳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规划》《柞水县推进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2023—2025年)》,相继出台全面推进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木耳产业扶持、奖励、管理、销售等23个指导性文件,配套了考核、财政、金融、保险、税收支持和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形成全要素覆盖、全方位保障的政策体系,扎实推动木
  耳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发展木耳4.5亿袋,木耳产业链总产值达37亿元。2023年,全县计划新建木耳大棚300个,改造提升金米等村智能大棚260个,新建高标准木耳设施基地300亩,建成金木耳、玉木耳示范基地100亩,春季种植木耳8100万袋,秋季种植木耳3050万袋,圆满完成全年1.1亿袋的目标任务。
  坚持集群发展 做大产业规模
  在柞水县红岩寺镇红安村,木耳种植户周清林正在整理租来的12亩土地,为来年做准备。今年已是他种植木耳的第二个年头。“我这个地里的木耳一年种一季,一季能摘9茬。”谈到地栽木耳的优势,周清林更是如数家珍。截至目前,他的木耳已经被预订了4000斤,靠着种植地栽木耳,周清林一年能挣10万多元。
  红安村二组的村民南婷夫妻2人从今年3月开始在这个木耳基地打工,从起垄到浇水,再到采木耳、晒木耳,陆陆续续已经挣了1.5万元,不仅没耽误家里的农活,还在家门口挣到了工资,南婷对村里发展木耳产业充满感激。
  在木耳产业发展之初,柞水县便已规划好蓝图。加快建设以“小木耳、大产业”为产业链的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建设,按照“园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西川、金米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柞水木耳U型产业带、西川木耳产业示范带、车家河两河农旅融合示范带。累计建成木耳大棚2889个,发展种植生产基地91个、木耳产业兴旺示范村20个、专业村65个,建成年产2000万袋菌包生产厂5个、1000吨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2条,构建起“三带六区、专业村支撑、大户带动”的木耳产业发展格局,柞水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工厂化菌包生产供应地。 
  同时,柞水县紧扣生产端、加工端和销售端产业链,持续加大木耳产业园、科技研发中心、大数据中心、木耳交易所等“五大平台”建设,实现每个产业链端口都有1个平台支撑,推动产业由单独种植向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升级。坚持内育外引,大力实施木耳产业主体培育工程,扶持壮大中博、野森林等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家庭农场96个,引进初加工企业10家、深加工企业9家、销售企业13家,确保每个环节有1家以上龙头企业。
  强化科技带动 做强市场主体
  在柞水木耳展销中心,货架上摆放着玉木耳、金木耳、木耳锅巴、木耳啤酒、木耳面条等各类木耳产品供顾客挑选。近年来,柞水大规模引进优良菌种,大力拓宽木耳种类,丰富产品内容。
  发展木耳产业,柞水县始终以科技创新作引领。先后建立李玉院士工作站、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人才创业孵化平台、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食用菌研发中心、木耳大数据中心“一站、两平台、三中心”科技研发平台,与陕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引导柞水木耳中试城和中博公司、陕西供销、三八特医等企业开展研发攻关,自主研发5个黑木耳品种和金木耳、玉木耳等新品种以及木耳啤酒、慕洱汤、木耳益生菌、木耳酱等22类98种产品,其中慕洱汤系列产品荣获全国旅游商品银奖。
  此外,柞水县建立木耳生产和质量“两个标准”,检测、追溯、诚信“三大体系”,黑木耳菌包生产、玉木耳菌包生产、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玉木耳大棚吊袋栽培“四项规程”。狠抓经营主体监管名录、生产记录、质量安全承诺等全流程管理,7家规模化经营主体进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立木耳质量安全云数据平台和柞水木耳“二维码”全程溯源体系,实现了木耳产品“数字化”“身份证”管理。加大“两品一标”认证力度,认证绿色食品19个,木耳产品“两品一标”认证率达到85%。建设全过程可视化数字化智能设施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木耳生长期水、温、湿、光等关键要素精准化检测、智能化反馈。柞水“黑木耳”产品获得GAP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柞水木耳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登上香港“创科博览2018”展台,跻身“十四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入选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和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小岭镇木耳基地入选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
  聚焦产业链条 深化品牌赋能
  11月10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柞水(黑)木耳授牌仪式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规范使用工作推进会在柞水县召开。柞水县将以“柞水(黑)木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升级,持续放大“小木耳、大产业”溢出带动效应,着力提升特色地理标志产品附加值,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牌,实现“地标”变“金标”。
  近年来,柞水县在木耳产业中坚持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建立木耳产业项目库,谋划实施柞水木耳全产业链、金柞水木耳深加工等项目40个,重点开发木耳休闲食品、木耳保健品、木耳肽等系列产品,深度开发木耳双蛋白工程、木耳素食产品、木耳清真产品、木耳情绪食品等“十大项目体系”,推出木耳宴等系列菜品200多个,促进木耳向健康功能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和高端产品发展。
  随着木耳产业农工、农商、农旅融合发展脚步加快,柞水县先后建成金米3A级景区、老庵寺木耳观光产业园、西川木耳小镇、秦岭行一露营基地等木耳主题公园和田园综合体,打造“赏木耳景、看木耳戏、听木耳歌、吃木耳宴、品木耳情”农旅文创综合业态,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6.5亿元,促进木耳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坚持线上线下并重,建立“政府+合作社+农民+电商+网播”五方联动营销机制,加大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线上销售平台合作力度,在南京、西安等城市设立木耳产品直销店98家、协作店41家,发展电商198家,2022年柞水农特产品销售额达到6000多万元。
  截至目前,柞水县已成功举办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连续举办7届“柞水木耳文化节”,连续4年亮相展销上海进博会,“柞水木耳”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成为陕西首个纳入“国家品牌计划”的特色产品,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全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榜和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
  如今的柞水,大量村民通过木耳走上致富路,木耳也成了许多镇村的主要产业,秦岭深处的小木耳长成大产业,柞水正疾驰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


 

Baidu
map